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医者仁心 她捐出“血液的种子” 省中医院儿科医生项李娥捐献造血干细胞 为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来自:   发布时间:2015-06-08
 

○29岁的儿科医生项李娥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他们素未谋面,却因万分之一的血液配型成功率,紧紧相连。为了这微乎其微的概率,项李娥一直等了五年。今天上午,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生项李娥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白血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她也成为安徽第74例、全国第49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淳朴心愿  只是想帮助别人

    上午9时,项李娥正躺在安徽省立医院的病房里,殷红的鲜血从她的血管里缓缓流淌出来,经过细胞分离机的分离,血液又通过导管流回到她的身体里。而留在收集袋里呈暗红色的液体,就是被称为“血液的种子”的造血干细胞悬液。

    项李娥今年29岁,去年刚刚研究生毕业,是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生。她有一颗热心公益的心,多年来她一直参加无偿献血。

    预计造血干细胞的采集要进行4个多小时,中午2时许200多毫升的造血干细胞将从项李娥的体内被分离出来,随即将被送往武汉。它将作为生命的使者,进入一名29岁白血病患者体内,去唤醒生的希望,去完成这次跨越皖鄂两地的生命传递。

    “我是一个简单的人,捐献干细胞的理由也很简单,只是想帮助别人,而且这对我的身体也没什么影响。”项李娥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件小事。

    不换号码  只为等这个电话

    “你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患者的初配成功,你愿意捐献吗?”2014年底,项李娥接到来自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的电话,当工作人员告诉她造血干细胞初配成功的消息时,她爽快地答应进行后续的采血高配和体检。这个电话她等了近五年。

    2010年,项李娥在省中医药大学读书。因为自己就是学医的,而且经常从电视上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医治白血病的有效途径后,特意查找了相关知识,虽然身边没有朋友捐献过,但她还是想捐献造血干细胞。

    “记得那天还下着雨,我专程前往学校附近的献血车。”抽了10毫升鲜血,项李娥正式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