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门诊接待了一位患颈椎病的中年男病人,这位病人曾在当地一家个体诊所就诊过,说明白一点就是,这位病人被医生用力“扳”过。据病人主诉,他因在家睡觉后导致颈部活动不利,考虑为“落枕”,自从被那位医生“扳”过后,头就仿佛支撑不住,时时要用手托着,且不能转动。同时,他还觉得两腿发软,走路像踩棉花似的。我简单检查了一下,便嘱他尽快去作颈椎磁共振检查。一个多小时后,病人将做好的颈椎磁共振片拿来给我看,我暗暗吃惊:病人颈4、5和颈5、6以及颈6、7三个椎间盘明显突出并压迫颈髓,难怪病人症状如此严重呢!这样的病人是严禁重手法推拿,更不用说“扳颈”了。
扳法,即医者双手协同,用力作方向相反或者同一方向的扳动肢体动作,使活动受限的关节得以被动性地增加其伸展或者旋转功能,使错位的关节得以复正。
扳法是一种医学操作,绝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意给他人做的,其动作要领十分有讲究。具体要求:①姿势恰当,双手协同,配合默契,使手法之力有效地达于被扳动之关节。患者被扳关节要放松,医者与患者的体位姿势要选择恰当,两者要配合默契。②操作时用力要稳、准、巧,根据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运动方向及受限程度,稳妥、迅疾、有限度、分阶段地扳动肢体,以逐渐恢复受限关节的功能;根据关节活动的受限方向和范围,准确掌握扳动肢体的方向、角度和范围,扳动时应在其生理活动范围内,并在患者能忍受的限度内。动作应轻灵巧妙,禁用蛮劲,更忌强拉硬扳。
值得注意的是,若属高颈位损伤,多为自发性,可由颈部、咽后部感染引起的环枢韧带损伤,也可因手法及外伤等外力作用引起。摄X光片、血常规、血沉等,排除了颈部、咽部及其他感染病灶的,可行颈部旋转手法,但不宜超过45°,颈部扳法不要强求有弹响声。另外,过久的手法操作,长时间吸定在某一部位上,局部皮肤及软组织的感觉相对迟钝,痛阈提高,可导致皮肤损伤。
总之,不正规的按摩(推拿)是非常危险的。为此,不管是单纯的落枕,还是颈椎病复发,患者应尽早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载湖南《大众卫生报》2015年3月17日 王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