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膏方是这样“炼”成的

来自:   发布时间:2014-10-31
 

■ 本报通讯员 鲁燕玲

  俗话说“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冬季服用膏方能有效提高身体抵抗力,对慢性病患者、术后康复者、亚健康者等三类人群尤其适合。而要确保膏方的滋补效果,除了开方,科学制作也是关键。省中医院开展膏方进补活动已十多年,日前,该院一年一度的膏方门诊再次启动。笔者在该院膏方制备室一探究竟,帮您揭开膏方制作的神秘面纱。

  上午9时许,刚走进省中医院的膏方制备室,一股浓重中药味扑面而来。据煎药室主任张明生介绍,一剂膏方要经历十几道工序,道道严格把关,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药方经药房配料审对后,便进入膏方制备工序。一是浸泡,一般药物浸泡时间不少于5个小时;二是煎煮提取,第一次煎需用时1.5小时,第二次用时1小时。药物煎透后,提取2次所得的滤液混合过滤,并经过约12小时的沉淀,再次过滤后除去浮起的泡沫;三是浓缩,无论药液有多少,都要浓缩到1至2公斤;四是收膏,将过滤后的药液放锅内,将辅料、胶类打成细粉加入浓缩液,再加入黄酒等,与浓缩液一起搅拌,小火煎,不断搅动,并除去浮起的泡沫,直至形成稠膏状,用竹棒挑起,膏体呈片状,俗称“挂旗”;五是晾膏,将收膏后的膏方倒入容器中,敞口晾24小时后,膏方制作即全部完成。

  观察整个制作过程,一份膏方要经过浸、煎、榨、化、滤、熬、收等步骤慢熬而成,可谓是精工艺、细制作。其制作过程在应用现代化制备工具的基础上,仍保留了很多传统手工环节。 “与手工制作相比,机器制作的膏方看起来一样,吃起来口感未必相同,药效可能也达不到要求。就如同膏方需要医生为每位患者 ‘量体裁衣’开出处方一样,膏方的制作也必须辨证配置,一方一锅,如果完全现代化生产,就会丢失中医药文化的精髓。 ”张明生说。

  如果您想亲自探究膏方制作过程,不妨去参加省中医院举办的膏方体验活动。医院除开设膏方咨询热线外,还在门诊三楼名医堂及各楼层导医台开设膏方门诊接待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和全程导诊服务。

 

载2014.10.31《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