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蒙城的薛老汉,今年70多岁了,此前一直喊着腰痛,家人以为老人是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通过非手术方法保守治疗,对症状缓解有一定疗效,但是腰痛还是时不时发生,而且渐渐出现双下肢疼痛,不能直起身,不能下地行走。为此家人带薛老汉来到安徽省中医院就诊。
安徽省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周章武经过MR等检查,初步判断薛老汉腰2椎和腰4椎均系骨折,但需要不同类型的“修复”。原来,腰2椎骨有骨质疏松性骨折,腰4椎骨因为受到严重压缩变形呈现扁长形,突向椎管,使椎管容积变小,神经受压导致“椎管狭窄”症。两处椎骨修复要求不同,不能采用同种手术方法。一律采用椎体成形术,即向骨折椎骨内注入骨水泥达到凝固骨折,但是不适合腰4椎骨骨折,因为骨水泥能稳定骨折,但是不能解除椎管受压迫,导致神经性疼痛等症状,而且骨水泥如果向后渗漏,即会导致神经受损,出现瘫痪等。为了使薛老早日站立起来,减少多次手术痛苦,安徽省中医院骨科周章武主任医师带领治疗组,先做腰4椎骨椎板减压术,将腰3椎到腰5椎通过钉棒连成一体,形成内固定,随后打开椎体后端椎管,解除椎管压迫;最后进行腰2椎骨、腰4椎骨椎体成形术,最终稳定骨折处同时,保证椎体活动不受限制,尽力保证椎体正常生理曲度。
手术后第二天,薛老就可下地行走,薛老一家人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薛老也圆了自行下地行走的愿望。
(张依帆)
载万家热线网站
http://health.365jia.cn/news/2014-07-14/D5B9AD322B4634DC.html
2014年7月18日《合肥广播电视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