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中秋养生也有“潜规则”

来自:   发布时间:2013-09-18
 

中秋养生也有“潜规则”

陈小飞 记者 李皖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是气候转换分界点。中秋之后,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感冒、咳嗽,有些人还会有皮肤干燥,腹泻、便秘、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那么中秋养生保健有哪些基本原则呢?现在就来听一听省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黄传兵的建议吧!

关键词:宜食养阴多汁

    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基本原则,宜食养阴多汁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少辛增酸,少吃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避免发散泻肺,多进梨、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水果敛肺气。增酸在于“酸入肝”,强盛肝木,防肺气过旺盛伤肝,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

    老年人和胃弱者,秋季不要吃太寒凉食物,尤其是“秋瓜坏肚”,这类人群秋季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温养多吃山药、百合、银耳、猪蹄、莲子、藕、梨、枸杞等。晨起食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秋季主养收,可适当喝些鸡汤、骨汤等。五谷杂粮如花生、红薯、芝麻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清洁卫生,保护脾胃,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以免引发肠炎、痢疾等疾病。

关键词:科学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但月饼中含有较多的油脂、蔗糖,不宜过量食用,否则会引起肠胃不适,特别是老人、儿童、肠胃功能不适者,更要注意适量为宜。胆囊炎、胆结石症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肾炎患者,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月饼。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面上比较火爆的无糖月饼里虽然没有蔗糖,但油脂含量仍然很高,总热量高,同时月饼里的淀粉经消化吸收会变成葡萄糖,还是会升高血糖。所以提醒大家,不要看到无糖月饼就多吃,糖尿病人一次吃1/4个即可。

关键词:预防感冒

    秋初凉热不定的气候,最容易感冒。每日早、晚应养成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脚的习惯,这有助于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适度散步、打球、做操、练拳、习剑,这样可提高身体御寒能力,防止感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