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慧慧)经过又一轮冷空气洗礼,从本月18日开始,我省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春暖花开之际,中医专家提醒:冬春交替,乍暖还寒,市民朋友可别忘了要“捂一捂”。
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冬春交替,早晚温差大,冷空气活动还很频繁,易发呼吸系统疾病和冬春季传染病,老话说的“春捂”就是这个道理。不过,“春捂”怎么捂,到底捂哪里,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 “‘春捂’要把握温度、体质和感觉三个原则。一般来说,低于15摄氏度就不要脱,捂一捂;由于体质不一样,有的人到了20摄氏度还是感觉冷,这类人群减衣服就要放慢节奏;最后还要注意温差的区别,这两天温差比较大,早晨温度低的时候还是要捂一捂。 ”省中医院风湿科黄传兵医生提醒,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身体就难以适应,容易导致抵抗力下降。
不过,“春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捂过了头,同样对健康不利。黄传兵提醒,春捂“护肾”最关键:“阳气在肾,肾在中医里属下焦,容易受寒,使身体血液循环不畅、腰肌酸软,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上薄下厚,是‘春捂’的最佳原则,不妨上身衣服穿薄一点,下身衣服、袜子和鞋子适当穿厚一点。 ”
载安徽日报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