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应创建成熟的经络辨证体系

来自:   发布时间:2012-07-02
 

应创建成熟的经络辨证体系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杨  骏

   作为中医学核心理论,辨证正确与否无疑是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最基本要素。如何在针灸临床的辨证过程中体现学科特色,将合理的辨证方法涵盖于针灸治病的整个过程,是针灸临床必须思考并应努力贯彻实施的目标。

    我们认为,辨证在针灸临床应用中既有着与中医其他各科相似的普遍规律性,又有着鲜明的专业特殊性。然而,现今针灸临床多简单套用中医方脉辨证,针灸学科自身的辨证体系尚不完善,既不能体现针灸辨证特色,也不能全面指导针灸临床。具体表现在: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理论不够完善和系统,现代中医方脉辨证方法简单套用于针灸临床,辨证过程缺乏完整性和条理性、操作性,治法与辨证理论不能相互呼应。

    针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调经气达到调理全身阴阳平衡的目的。针灸和中药作用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人身的经脉通畅,则阴阳和调。面对千变万化的各种病变,方药有成百上千,针灸形式则显得相对简单;一曰从内而外,一曰从外而内,两者作用途径也不尽相同。很显然,方药的治疗法则是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在针灸临床上的,八法不能作为针灸处方的直接依据。

    既然现成的中医方药辨证论治体系不完全适用于指导针灸临床,那么目前有没有一个相对成熟,也能一脉相承的“理、经、法、穴”针灸辨证体系?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是针灸临床医生在实际中的困惑所在。

    正是因为没有系统的自身特色辨证体系,各种教材辨证治疗处方用穴的不一致性,才让人感到针灸辨治的随意和无原则,也最使大家困惑。

 鉴于此,笔者认为,由于针灸的施治方法、治疗工具、作用部位以及发挥疗效途径等与一般药物的差异,目前在针灸临床中,简单地套用中医方脉的辨证施治体系,不仅淡化了针灸理论的独特性,同时也影响了针灸辨证治疗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创建相对完整的针灸特色辨证体系很有必要,也很迫切。要有针灸辨证本身所特有的具体内容,并使这些内容条理化、规范化,构建针灸临床辨证体系。

载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