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阴阳虚实
本报与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治未病”公益活动 30余名读者接受体质辨识
“一种平和,八种偏颇”,中医把人的体质分为9种,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体质,对于改善亚健康和疲劳状态、增强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报与省中医院联合推出的“治未病”公益活动日前顺利举行,30多名读者免费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并且通过专家的讲座、科普知识介绍了解到各自适用的“养生之道”。
没有报上名直接来现场
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读者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到六七十岁的老年人,距离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大家就陆续到达现场。 30个前期报过名的读者一个不落全来了,还有几名没报上名的读者 “不甘心”,直接来到医院找到活动现场。
29岁的刘女士报名时就强调需要两个名额,要和丈夫一起来听听。刘女士说,自己体质不太好,经常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是去医院检查都没什么问题。 “现在不是提倡养生嘛,我们就想提早注意‘对症下药’,调理好身体,也为明年的生宝宝计划做好准备。 ”
报名时第二个打进电话的赵先生自己就是医生,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学西医的,因为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压力大,很明显地有一些亚健康状况,所以想看中医 “取经学习”,看有什么好的调理方法。
下午两点半,活动准时开始,首先由省中医院治未病专家周大勇主任医师为读者们作了场 《中医体质分类与调养》的讲座。大家显然都是“有备而来”,讲座一开始,他们就掏出纸笔,边听边记录。随后,中医院派出4位专家免费为他们进行体质辨识。
养生之窍门人人各不同
27岁的朱小姐是名 “白领”,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在体质辨识时,她告诉专家,最近两个月,她时常感到头晕、乏力,尤其是心情焦躁,总是觉得满肚子火。到医院体检,各项指标又没有明显异常。望闻问切后,出身中医世家的老专家陈荣东判断,朱小姐是“气阴两虚”,建议她每天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多吃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甘凉滋润的食物;少吃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