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与省中医院联合开展的“治未病”公益活动将在今天下午开展,30位通过电话报名的读者可免费接受中医体质辨识。
征集消息刊出当天,读者卢女士就早早打进本报电话,要为27岁的女儿报名。卢女士说,女儿体质不太好,容易犯困、浑身无力,当妈妈的很操心这事。看到本报和省中医院联合举办这个活动后,就想让女儿来看看,到底是什么体质,哪一方面虚,有什么好的滋补方法。40岁的林先生说自己平时就很注重保健,只是肠道有时不太好,所以想来参加体质辨识活动,找到让身体更健康的方法。
化验、体检都正常,却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容易疲劳、睡眠质量不好……这是大部分打进电话的读者普遍反映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体质出现偏颇。 ”省中医院“治未病”专家周大勇主任医师说,中医把体质分为9种,其中“一种平和,八种偏颇”。对于市民来说,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体质,对于改善亚健康和疲劳状态、增强身体素质、抗衰延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日常提到的体质主要是人体的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中医体质则是指人体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上的个体特殊性。 ”周大勇表示,体质分型是按照中医理论评价人体的健康状况及其适应能力所获得的结论,找到体质类型,才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保健方式。
载安徽商报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