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农谚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提醒大家,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保暖。安徽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主任肖洪波建议,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在衣着方面,秋季早晚温差大,尤其要多穿些衣服。肖洪波说:“添衣不要太多、太快。 ”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是一条很好的养身之道。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加之脚部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一旦受凉,不仅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还可能由于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而使病邪乘虚而入。这时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因此,寒露节气前后要重视足部保暖,谨防“寒从足生”。
饮食选择上,秋季神经兴奋,会引起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秋天天气干燥,要坚持多喝水。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软食物,不吃霉变和不洁食物,避免感染肠道传染病。应多吃水果,常喝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需要并提高抗燥能力。多食用诸如白芝麻、银耳、豆腐、山药、百合、莲子、白萝卜等食物,对身体非常有益。另外,萝卜有生津作用,当作水果生吃尤宜。
此外,居家生活中,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肖洪波表示,初秋白天气温高,电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也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马芹芹 陈小飞 郑慧)
载安徽商报10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