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2011年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我省梁文珍、韩明向、张道宗、张炳秀和郑梅生5位专家榜上有名。
71岁的韩明向从医已有50余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是学西医出身,萌生学中医的决心仅仅是因为工作之初的一件普通诊疗案例。
银针让他“弃西从中”
1956年,16岁的韩明向被保送到合肥医科专科学校学习西医。两年后,被派到淮北袁庄煤矿工作,正是在这里,一件诊疗案例影响了他的人生。
一天,一位壮汉被抬到诊所,他腹部剧痛,情况非常不好,家人甚至为其准备好了寿衣。韩明向诊断是胆管蛔虫症,想起老师曾说过,对这种病针灸效果非常好。虽然没有系统学过针灸,韩明向还是决定冒险一试。针灸过后,原本“不行了”的人居然站起来了!自此,韩明向便萌生了学中医的信念。
1959年,韩明向如愿进入安徽中医学院学习中医。此后50余年,他潜心钻研中医理论,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
中医养生,先弄清体质
电视里,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情节:太医靠“悬丝号脉”,就能诊断所有疾病。身为名老中医的韩明向,是否也有这等绝技呢?韩老笑着说,这是电视把中医神化了。少数典型疾病可单凭号脉诊断,其余则需“望闻问切”四种方法配合应用。
关于中医养生,韩老提醒市民,中医讲究辩证养生,把人分为9种体质。有些药物食材,在一种体质的人身上可进补,换种体质就可能适得其反,因此应先搞清自己体质,再正确养生。
□郑慧 陈小飞
载安徽商报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