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风湿养生重在和谐

来自:   发布时间:2011-08-03
 

风湿养生重在和谐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刘健

    风湿病是一类以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系统性免疫性疾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的根治方法,各国的研究人员都在进行艰苦的努力探索,探索风湿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的途径和手段,其中,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成就令人关注。主要体现在“天人相应,相互合参;阴平阳秘,脏腑调和;扶正祛邪,和谐调节”。   天人相应,相互合参:中医防治风湿病的精髓就体现在“和谐观”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古代先贤以其独特的智慧发现了“人与自然相通应”的时空观,准确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的生理变化和疾病谱的异动。近年来,生态环境被破坏,水源、大气遭污染,致使气候变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自然灾害频发,疾病谱亦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几年泛发全球的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非典”,就是明显的例证。同时,生态的严峻形势风湿病的发病每况愈下,近期,虽属伏天,但气候反常,我院风湿科门诊病人络绎不绝,住院患者人满为患,这也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结果。中医在诊治风湿病时非常重视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手段最大限度地收集病人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源出于患者个体的自然流露,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整体状况及机体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信息。比如,近期气候异常,湿热交蒸,风湿病人复发时大多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舌红苔黄腻等,这些信息可以较真实地提供机体“健康曲线”,从整体上反映机体是否“和谐”。   阴平阳秘,脏腑调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在风湿病的防治中体现为阴平阳秘,脏腑调和。《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个“平”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和谐”,就是机体内部的和谐。机体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不利等就是人体内部“不和谐”的结果。这些人表现为平素工作紧张、压力较大、情绪不好、饮食不均、起居不定,导致七情不和、内生五邪、饮食劳逸、痰湿瘀血,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人体在无法承受过多的“气压”,或“减压”的能力不足时,肯定阴阳失衡。比如情绪不好,气郁化火;或恣食煎炸烧烤之垃圾食品,抑或是过食寒凉以及肥甘厚腻之品,碍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