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中伏到,冬病夏治渐进高潮。今年的三伏天从7月14日入伏到8月22日末伏结束共有40天。据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秦黎虹介绍,今年冬病夏治可以治疗4次。
专家建议,广大患友不一定要拘泥于初伏(7月14日)、中伏(7月24日)、末伏(8月3日)4天来治疗,只要在伏天期间内治疗,人体阳气最旺、皮肤腠理打开,利于药物吸收即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且伏天期间,一般来说,较冬季人体较少生病,尤其是呼吸道、骨关节疾病症状容易减轻或少发病,是比较适合系统治疗的时段。成年人贴敷6-8个小时,小孩贴敷4个小时左右。
由于伏天时间较去年明显增长,专家表示,即便现在开始治疗也还可以每次间隔7天,治疗3次。专家认为,一般患者病情较轻或者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为主,可以间隔7天或者10天,如果病情较重,可以间隔5天左右,多增加治疗的次数。“冬病夏治”的适应症有呼吸道系统疾病、风湿病、胃肠道疾病、妇科疾病和儿科疾病,比如: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胃凉、消化道不良、产后怕冷、痛经、手脚冰冷以及小儿哮喘、反复感冒等。对于处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期,皮肤溃烂、疥疮,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咳血等疾病要慎重选择,尤其是热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不适宜做“冬病夏治”治疗。
专家提醒,治疗期间不能过于贪凉,避免空调、电风扇直吹;避免洗冷水澡、吃冷冻食物,过敏体质人群不要接触过敏源,以免皮肤过敏,引发皮肤溃烂。饮食上,治疗期间,尤其是前3天,少吃“发物”,常见的“发物”有鱼、虾、牛肉、羊肉等。
陈小飞 张依帆 本报记者 徐颖奇
载合肥晚报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