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病人和模拟病人当主角
“一位好医生是在和病人的接触与互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从接待、诊治、处理、交流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其临证能力。我们的理念是采用各种方法,让中医学生更多地接触临床,增强技能。”尚莉丽说。
病人不愿意当“示教品”怎么办?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引进了标准化病人。经过公开招募请来志愿者,开展适当培训,让他们充当“临时病人”。“我们的标准化病人已经涵盖了40多个病种,每个病种都专门撰写了脚本,像阑尾炎,医生一按麦氏点就要喊肚子痛等等,这样给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
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还积极利用先进技术购买模拟人,让学生在模拟人身上学习诊脉、看舌苔、针灸、按摩等中医技能。如今该院已拥有近10种各方面的教学模拟人。
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请来国家级名老中医开展教学查房,查房中全部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等理念分析病情;病例讨论全部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例书写全部用中医的理论和术语撰写,不得使用西医术语。
每日一方一穴一技累积技能
中医的实用技术更多地体现在“手”上。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在实习学生中开展每日一方、每日一穴、每日一技等活动,传授中医实用技术。在中医内科,每天早上交班时,实习生要讲一个方剂,将其组成、配伍、出处、功能、主治、加减等讲清、讲透。如儿科讲针对腹泻的参苓白术散,这剂药是由哪些药物组成,君臣佐使如何,主治什么病,能否加减,加乌梅后会起什么作用等都要求实习生一一讲清楚。针灸科开展“每日一穴”,实习生每天讲一个穴位,要求讲清穴位所属的经脉,主治什么疾病等;推拿、骨伤科开展“每日一术”,每天讲一项中医专用技术,如骨科讲小夹板的使用等。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掌握技能,增强对中医专业的兴趣,安徽中医学院一附院还开展了小班教学,让学生自选病例,开展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