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进入暴发流行时代……这是记者从在肥召开的“中国糖化血红蛋白教育计划”城市培训会议上得到的消息,记者日前也曾进行报道。高发病率和并发症危害令很多人谈“糖”色变,如何科学防治糖尿病?日前,记者采访了安徽省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糖尿病研究首席专家方朝晖教授。
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方朝晖教授告诉记者,基于这个理念,中医提出早预防、早干预、早防变的“三早”防治原则。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的患者,以及有过度营养、久坐、缺少运动的人群一定要提高警惕,当出现严重的口干、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多尿、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一定要检测血糖。一旦血糖出现异常,即使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也要采用中药进行预防,运动方法有八段锦、太极拳等,药食同源的中药有葛根、山药、黄精、苦瓜、菊花等。
据方朝晖教授介绍,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可以尝试对症进行中医药治疗。视网膜病变:可选用单味药物如菊花、青葙子等,也可应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起到明目的作用,缓解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等症状。皮肤瘙痒: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用黄柏、苦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金银花的中药进行外洗和内服进行治疗。糖尿病足:可采取中药浴足、中药熏洗、针灸、康复体操等治疗。
(陈小飞 郑慧)
载安徽商报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