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针“灸”出一个大世界
杨骏,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重点学科针灸学学科带头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跨世纪人才。他还担任安徽省针灸学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临床及其机理研究。近5年来主持承担或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级科技三等奖2项,国家中医药学会和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著作数十篇,培养国内外研究生20余名,担任主编出版国家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等著作5部。
“我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消息,真的很激动,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对于针灸最大的意义在于推广。”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院的院长杨骏说。
2010年对于针灸人来说,无疑是个充满着自信的一年,因为针灸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当越来越多的人为西医的抗生素、以及药品带来的副作用而担忧的时候,针灸正以它的无副作用、物美价廉的特点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而安徽的针灸发展又处于全国前列。在一个阳光温暖的冬日午后,记者采访了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院院长、安徽省针灸学会会长杨骏。杨骏的办公室堆放着大量准备处理的文件,采访过程中也不断被突入其来的电话所打断, “忙”成了记者采访时最深的印象。
“绿色”针灸成时尚
作为我省针灸领域的著名专家,安徽中医学院针灸专业首批针灸推拿的硕士生导师,杨骏对于针灸显然有着说不完的话:“中医的治疗分为两部分,内治法和外治法,针灸属于外治法,内治法是汤药。针灸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很多很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针灸这个无副作用、物美价廉的“绿色医疗”的青睐,针灸的发展很快,目前针灸在我国和世界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一位经人曾经用针灸治疗好关节炎的病人说“用针灸看病就是好,花钱不多而且很见效”,而一位因中风患了面瘫的患者在跑了五家医院都毫无进展的情况下,在杨骏的治疗下仅用一疗程就摆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