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炎炎夏季需注意饮食摄养

来自:   发布时间:2017-05-22
 

   夏季是四时中阳气最旺阴气相对较弱的时期,此时日照时间长,阳光炽烈,气候炎热,人多心浮气躁,汗出较多,而易疲乏。加之夜间睡眠时间短而睡眠时间不足,故有“夏日难熬、炎暑难过”之说。安徽省中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王桂珍提醒,夏季宜清淡素食,少吃油腻,稍多食苦味、酸味食物,适当摄入辛味、咸味食物,适量进食温热饮食,勿令太饱。

   夏季宜清淡饮食

   夏阳酷暑人体脾胃功能减弱,饮食宜清凉、味薄、易于消化为主。清淡的食物有清热解暑,健脾的作用。宜苦而不宜过苦。心主夏,其味苦,五行属火,火克金,金属肺,肺味辛。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在炎热的夏季适量的服用苦味食物,有助于祛除暑气。然而物极必反,大量的服食苦味的食物,又易损脾胃阳气;且苦入心,能助心火而伐克肺气;苦性降泄,夏季阳气宜升发,过食苦味又不利于气机的畅达。辛入肺,辛味的食物可补养肺气,避免夏季心火旺盛过于克制肺金;且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有利于气机的疏散,符合夏季长养之道。所以夏季饮食于五味之宜忌,总体宜苦而不宜过苦,尚须助以辛、咸。

   饮食应适于寒温

   中医经典里中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夏季养生既要防止阳气过盛,又要避免寒凉饮食过多而出现寒凉伤阳的情况。饮食摄养上应适于寒温,春夏养阳、省苦增辛。这样方能顺应夏季阳气生长旺盛的变化,充分调节自身阳气,达到养生的目的。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喝一点姜汤或做菜时加点姜,即可散寒祛暑,增进食欲;又可以解毒杀菌,治疗因吃不洁食物而引起的腹痛、呕吐等。另外,夏季出汗较多,需适当补充盐分。

   需注意:(1)剩饭剩菜不要吃。夏季炎热剩饭剩菜容易腐败变质,烧熟的菜放置过久,菜中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会被还原为亚硝酸盐,对身体有害。(2)冷饮莫多食:过量地吃冷饮会刺激胃肠蠕动,缩短食物在胃肠内的停留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另外,人体热量在炎炎夏日里很难散发,体内胃肠温度也相对较高,骤然进食大量冷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