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曹恩泽清补活血法辨治IgA肾病

来自:   发布时间:2017-04-24
 

    曹恩泽,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和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对中西医结合辨治肾脏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现将其对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的辨治经验总结如下。

    IgA肾病是指肾病理免疫荧光检查有大量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颗粒沉积予肾小球系膜区,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曹恩泽认为,本病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尿血”“尿浊”等范畴,其病机以脾肾气阴亏虚为本,热瘀内蕴为标,中医药辨治本病可缓解其病情。

    有病无证,谨守机宜而治

    IgA肾病常以肉眼血尿或持续镜下血尿为主症,属中医尿血范畴。本病大多起病隐匿,临床症状较轻或缺如,常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伴少量蛋白尿。临证时常常有病无证,因而在辨治时应谨守机宜。本病多因先天不足、饮食失常、七情内伤等多种因素,耗伤正气,损伤脾肾,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所致。每因感受外邪而致血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就其病机,乃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气阴亏损为多,标实则是热毒、湿热、瘀血,故热、瘀、虚乃其病机之关键。

    曹恩泽强调辨治时应紧扣其热、瘀、虚之病机,治当扶正祛邪,确立“清补活血”大法。清法,即祛邪之法,或疏风清热,或清热凉血,或清热利湿;补法,即扶正之法,总以补益脾肾为主,或滋肾养阴,或健脾益气;活血法即活血化瘀通络法。临证之时,当据病情之主次而有所侧重。

    补益脾肾,扶正治本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从虚入,热毒客咽或湿热侵肠易诱发此病,故正气强弱是本病发展和转化的关键。正虚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最为常见,病位在脾肾。气虚则肾络失充,血失固摄而渗于尿中;阴虚则虚火灼络,血溢脉外而随尿出,故治当顾护脾肾之气阴。根据曹恩泽经验,健脾益气常用生黄芪、白术、太子参、薏苡仁、茯苓等。重用生黄芪以补气,其性甘微温,益气生津,既能达表固卫,又能充络摄血,且生品入药更无生热伤络之虞。少用人参、党参,此两者药性峻烈,用后反可阻滞气机运行,不如太子参性平清淡,且气阴双补。补肾养阴多选金毛狗脊、菟丝子、旱莲草、女贞子、枸杞、生地等。血尿病程较长,治疗用药非几日之功,投药切勿峻猛性烈。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