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降血压也是门科学 你得满分了吗?

来自:   发布时间:2016-04-18
 

   高血压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徽省中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时光提醒,降血压不能一味求快,循序渐进的降压使机体平稳适应,以更好实现“器官保护性作用的降压治疗”。

   高血压是个“沉默杀手”

   高血压是现代社会非常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比整个美国人口还多。与此同时,中国高血压病的患病人数仍在逐年递增,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特点。高血压看不见、摸不着,患者先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其一旦发病就会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因而被称为“沉默杀手”。

   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且可控制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证明,血压每上升20mmHg,死亡风险就增加一倍;而收缩压(俗称“上压”)每降低10mmHg,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减少37%,中风的危险性则会减少56%。此外,如果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异常升高的血压对全身各个器官来说是都具有破坏性,尤其是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这些损害的结果,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

   联合用药、长效药优于单一用药

    近年来国内外最新公布的一些高血压治疗指南中均强调,血压控制达标并长期维持在目标水平以下是心脑血管获益的根本,是降压治疗的基本策略,这充分体现了降压达标的重要性。安徽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王时光医生介绍,“降血压不求快,但求平稳。如果降压过快过猛,身体不能适应,就会出现头晕、心悸等躯体不适症状。循序渐进的降压使机体平稳适应,较之迅速降压更为安全。”因此,选择合适降压药,长期服用,保持血压平稳达到控制目标值,才能把高血压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

   总结临床实践经验发现,7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具有不同降压机制的药物联合治疗,才能使血压控制达标。

   同时,专家提醒,长效药物能使血压长期维持在一个血压数值区间,血压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对高血压患者身体整体来说效果更好;而短效药,患者血压容易在吃药药物半衰期间内忽高忽低,不利于身体其它器官的保护。

   情绪好激动人群是高血压易感人群

   从中医角度来看,很多人肝阳上亢,交感神经兴奋,收缩血管物质容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