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胰腺癌,健康饮食习惯很重要
□ 陈小飞 记者 李皖婷/文
经常在外喝酒应酬,如何保护胰腺?如何防治胰腺癌?劳累后出现心慌、手足震颤,是否患上胰岛素瘤?1月12日上午9:30~10:30,本报健康热线0551-62623752,邀请安徽省中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帅剑锋与大家进行电话交流。
腹痛加上胰腺外分泌异常或是胰有问题
读者:近期感觉脐周疼痛、发胀,大便次数增多、色淡、发亮,漂浮于水面。做过B超、CT,未见明显异常,应该怎么办?
帅剑锋:引起脐周疼痛不适的原因很多,大致有肝胆、结肠、十二指肠、小肠、胰腺等部位的病变可引起。有大便习惯改变,依你的说法可能为脂肪泻。这与胰腺外分泌异常或不足,使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吸收、摄取和利用发生障碍有关。蛋白酶缺乏的大便表现为肉质泻、有恶臭,脂肪酶缺乏的大便表现为脂肪泻,淀粉酶缺乏的大便表现为发酵性腹泻。
腹痛加上胰腺外分泌异常提示胰腺有问题,需行全面的检查,如胰腺增强CT、MRI及血清酶学检查,消化道造影,排除小肠疾患。如检查仍无阳性发现,可从饮食上调整或中医调理。
预防胰腺癌,健康饮食习惯很重要
读者:乔布斯死于胰腺癌,现在都讲胰腺癌凶险,有什么症状及怎么防治?
帅剑锋:胰腺癌是一种临床表现隐匿、发展迅速和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晚期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5%以下。因为位置隐蔽,早期癌变在体检中难以被发现,而胰腺本身神经不丰富,早期肿瘤不会引起疼痛,也缺少典型症状。大多数患者只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吃饭时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容易被误以为胃病。后期主要为腹痛、腰背痛、黄疸等症状。
目前胰腺癌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手段,因此,胰腺的B超、CT、MRI检查对癌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要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预防胰腺癌,要戒烟、戒酒,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并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
6类人群应定期检查胰腺
读者:一亲戚胰头发现肿瘤,小于2厘米,无侵犯,预后怎样?什么情况下须查胰腺?
帅剑锋:我国约有85%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仅20%左右的患者可行手术治疗。而早期胰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