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志敬业的大医德术并重的名师 ——记全国名中医、安徽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丁锷
他是全国著名中医骨伤专家,安徽省中医骨伤创始人;他是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名中医;他83岁,每周四次透析治疗,仍然坚持临床门诊和中医传承带教;他把治病救人、传承中医看作是一个党员专家应尽的义务和毕生追求。
丁锷,全国名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首批“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全国骨伤名医”、2016年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获得者。
丁锷教授于2017年7月3日逝世,他献身于中医药事业,为中医药学的继承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突出贡献。日前,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和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徽中医药大学分别印发通知,要求开展向全国名中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锷同志学习活动。
热爱中医奉献毕生
学中医经典之髓丁锷1934年出生在安徽省舒城县一个农户家庭,7岁时,母亲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几年之后,病魔又夺去了他祖父的生命。从那时起,年幼的丁锷便立志学医,师从当地知名中医方振亚先生,出师之后,他悬壶乡里、声名鹊起,远近患者纷至沓来。
奠骨伤教育之基他是安徽中医骨伤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他建立了中医骨伤教研室,创立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骨伤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成为安徽省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骨伤中医急救项目单位,并且是安徽首批中医骨伤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丁锷编著的《中医骨病学》《中国骨伤科学·内伤病学》《中医临床诊疗规范》《中国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等多部学术专著,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和骨伤临床专业的教材。
用中医解病患之痛早年,丁锷创立了以“行气、散结、清热解毒”为中心的中药内服为主,外敷等非手术治疗为辅的方法,来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等;积累了以手法正骨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骨折的经验;采用先攻后补、攻补兼施的方法治疗Ⅰ、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出“脊髓型颈椎病”按中医“痉”证治疗,首创“养血蠲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内服中药配合中药熏洗、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关节肿痛。他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创制的“颈椎活血胶囊”“消瘀接骨散”“骨疽拔毒散”“接骨续筋口服液”等经典制剂,已成为临床常用药。
仁爱精诚敬佑生命
大医精诚彰显医德“很多病人专门来找你看病,你不去看门诊怎么行。”2016年6月30日,刚刚获得“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丁锷躺在透析床上接受采访时这样说。2011年,丁锷因肾功能衰竭,每周需透析4次,但他还是坚持每周看两个半天的门诊。医院担心他的身体,实行限号,可他总是加号再加号。
经典医案屡创“神话”“医道高深德才备,妙手回春医中仙”,2016年11月底,一位姓柏的患者给丁锷送来锦旗。这位患者左腿曾烂了一个很深的洞,恶臭难闻,前期住院治疗花了3万多元仍没治好。丁锷开了3味中药,在药里加入白酒后用火点燃,用烧尽后留下的“冰黄液”冲洗伤口,再敷上“乌石丹”粉末,3天换1次药,个多月后,患者伤口竟然痊愈了,总费用仅为17元。2002年10月16日,一位陶姓患者在外院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医生建议手术。丁锷检查后认为属中医“脱疽”,予以活血通络加清热解毒的疗法,1个多月后患者便痊愈了。
传承育人诲而不倦
总结一套学习中医的经验丁锷告诫弟子:首先要热爱中医、相信中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再者,必须勤读经典;其次,必须勤于临证,通过长年累月的跟师临证,才能逐步了解和掌握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最后,要善于领悟,在继承中创新。
培养一批中医骨伤人才丁锷坚持每周看门诊两次,教学查房一次,座谈交流一次,并及时认真批阅笔记,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名老中医学术讲座。几十年来,丁锷言传身教,先后培养了安徽省几代中医临床骨科专家。
淡泊名利勤俭敬业
一批“不值钱”的遗物2017年7月3日,丁锷因病逝世,我国中医骨伤界的一颗巨星陨落。丁锷的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只发现了几块医生用章、十几个看病时用坏了的放大镜,以及十余枚医院的纪念章。丁锷的女婿许昭堂说:“老人家生前用的书柜是我淘汰下来的。”
一世不为名利的人生每当医院推荐他申报各种荣誉时,他总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担不起组织给予的荣誉。丁锷生活上很节俭,从不把钱财看得很重,不管在老家或是合肥,病患到他家看病他皆分文不取。
不忘初心永跟党走
“自己是做中医的,更是一名老党员,想尽量传承下来一些经验教训,这是党员应尽的义务。”这是2016年丁锷接受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事迹采访时说的话。
2017年6月,丁锷获“全国名中医”称号时说:“如果天再假我以年,我愿植杖耕耘,以报答党和政府培育之惠、知遇之恩于万一。”
追忆丁锷的一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党员、老专家对患者的无私奉献,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对党的无限忠诚。
陈小飞
载新安晚报2017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