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队员 杨程
●时间:2022年4月12日晚
●地点:上海崇明花博园区复兴馆方舱医院B馆
突如其来的上海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安徽中医人的心。“沪皖一家亲,抗疫一体化”。我院接到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指派,于4月2日派出由感染科张国梁主任医师为组长,加上相关科室中医专家组成的中医医疗队奔赴上海,我很荣幸作为其中一员。根据工作安排,我被派往上海崇明花博园区复兴馆方舱医院B馆。经过培训,于4月4日正式进舱。
张国梁主任医师到达上海后,立即研讨中医药治疗方案,结合本轮疫情发病特点及患者表现,制定了“皖沪一号方”、“皖沪二号方”、“皖沪三号方”。当晚舱内有患者几百人,中药又有三个不同组方,如何把适合的中药发放到患者手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出征上海前,省中医药管理局给我们队员的使命就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尽早让患者服用中药,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核酸早日转阴。我凭借在呼吸科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及既往疫情防控的经历,迅速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
为减少患者活动,避免聚集,制定了把药放到小推车上,推到患者床边逐一发放的工作流程。在逐一询问患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之后,再依据皖沪1、2、3号方不同的治疗适应证,确定发放的处方号。
580床患者,陈奶奶,发病以来有咳嗽,咳痰,腹胀,纳差。是3号方的适应证,给她发3号方。再次详细说明服用方法,并指导她自我按摩双侧足三里穴位。穴位的位置及按摩手法向陈奶奶做了示范。陈奶奶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赞。
经过所有人员的努力,4月12日中午,B舱首批新冠肺炎患者顺利出院。我们祝愿所有患者核酸早日转阴,早日走出方舱,生活回归正轨。
付艳 戴心悦 合报医点通工作室 合报全媒体记者 唐萌
来源:合肥晚报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