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版|医院版|英文版|返回引导页
 
媒体关注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走好从医之路 甘为传承发力

来自:   发布时间:2021-09-15

走好从医之路 甘为传承发力

国医大师徐经世年近九旬仍参与抗疫 60余年奋斗临床一线

“在几千年的文明中,中医药学术纷呈,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的发展,必须要在传承中创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年近九旬的国医大师徐经世来自于中医世家,对中医药感情深厚,从医60余年,仍坚持在临床一线,他认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医药的发展,也没有他个人取得的成绩。他说,要尊重荣誉,视传承为终身责任,“在这样好的时代,不发力,对不起党和人民。”

1933年,徐经世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徐恕甫是江淮名医。在祖父的熏陶下,徐经世幼时饱读史书典籍。1951年,祖父希望他能学医。“其时新中国诞生,祖父说不论什么职业,都是为人民服务。”就这样,徐经世从儒家学堂走向承接家技之路。

多年的理论深造及临床实践,徐经世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各家学说的领悟、临证审慎的把握、施治方药的运用有自己的风格。“疑难杂症,多缠绵难愈,其机因复杂,治疗中往往需另辟蹊径,而中医贵在辨证,巧于立法和取方用药。”被誉为“杂病圣手”的徐经世看病贵在辩证。

常有久治不愈的患者在他手中药到病除,曾有一位深度黄疸患者,多方求医,都束手无策。徐经世接诊后守方持久,历经半年,终收疸退之效。徐经世认为“积渐成功在于守方”,对于疑难病症,医生不可以太心急,数日更方;但守方并非一成不变,要随时观察,依症增减。

“医德为本,病人至上”是徐经世为医的基本原则。幼年时,祖父治病总以患者为先,也常常减免患者的费用,这给徐经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方有一个原则:不开大方,贵药能不用坚决不用。“我是一名中医老兵,应该一直在临床一线。”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年近九旬的徐老不顾年事已高,先后三次深入前往一线医院,参与会诊,开出预防方,受益者达数千人。

行医60多年,徐老功底深厚,善攻疑难杂症,先后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首届安徽省“国医名师”、第二届“国医大师”多项荣誉。“‘国医’之誉,功在大家,也是对我本人的信赖与鞭策。”徐经世表示,他出身在旧社会,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受到党的教育与培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医药的发展,没有我个人获得的成绩。”

徐经世认为,新的征程中,更需要勇于前行,他将继续做好中医临床,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在创新中做好中医传承,在传承中把自己所积累的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子。

陈小飞 汪漪/文 王士龙/摄

来源:安徽商报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