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难道就不能喝美味的米粥了吗?食用米粥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到底有多大影响?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丁雷为“糖友们”支招。
“首先我们要认识血糖生成指数(GI)的概念。 GI是表示含50g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与含50g葡萄糖标准食品升高血糖效应之比,它能确切地反映食物摄入后人体的餐后血糖状况。 ”丁雷分析,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血糖升高迅速;低GI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慢、吸收率低,血糖升高迟缓。研究表明,血糖生成指数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关系,摄入过多的高GI食物能够增加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
不少糖友会问到:“低GI食物我们可以随意吃,高GI食物就不能吃吗? ”答案是否定的。研究显示,血糖生成指数只能反映某种食物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并不能反映食物升高血糖的真实水平。 “因此,仅仅考虑GI值并不能全面评价食物引起血糖升高的能力,还需要了解血糖负荷(glucose load,GL)的概念。 ”丁雷说。
血糖负荷(GL)是将碳水化合物的数量和质量结合起来,表示一定重量的食物对人体血糖影响程度的大小,可以计算成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与升糖指数的乘积除以100。食物GL分为三级,高GL为 GL≥20,对血糖影响明显;中GL为11至19,对血糖影响一般;低GL为GL≤10,对血糖影响较小。米粥的血糖负荷为6.9,是低血糖负荷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有限。同时,食物制作方式也会影响血糖升高的速度及幅度,米粥熬煮的时间越长,血糖生成指数就越高,对血糖影响越大。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米粥的,但糖尿病患者吃米粥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米粥煮的时间不要太长,粥熬得越烂,糊化程度越高,血糖生成指数越高,血糖升高越快;熬粥的时候不要只放细粮,要适当多加一些粗粮,比如糙米、全麦、玉米、小米、黑米、大麦、燕麦、荞麦以及各种杂豆;米粥要慢慢地喝,尽量延长喝粥的时间,避免血糖迅速升高;不要早上喝粥,因为早餐后是人体血糖最高的时间。(记者 朱琳琳 通讯员 徐慧康)
来源:安徽日报2021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