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理论知识联系实践应用的纽带,是从课堂过渡到临床的桥梁。古人有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所以问号才是通晓一门学问最好的金钥匙。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多向老师请教,才能做到理明且达于事,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在未到中药房实习前,就听闻中药房的累,但闻及更多的是中药房中药临床教学的独一无二。闻名不如亲历,一到中药房,就被中药房的月早会震撼:老师们、规培生、实习生济济一堂,几近百人,蔚为壮观。工作时中药饮片、单味颗粒、复方颗粒,接单发药,应接不暇,有条不紊,江湖上流传的全院最大最忙的科室,果然名不虚传……
中药房的大厅,有一块中药房朋主任精心设计的“十大皖药”的展板,中药取材于自然的植物或动物,中药成份复杂性远远超过化学药品,因而中药的道地性,从本质上讲,是不能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衡量的,因为它有着更高的标准和内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块展板,时刻提醒着我们,传承中药,更要传承中药的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仅包含着有关疾病和健康的理论与经验,其背后更有着一套完整的,亘古独有的世界观体系,它是实践医学、哲学、文学、自然学的杂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走出中药房后门,还能看见一片小天地——百草园,与偌大的中药房相比,这里虽小却生机盎然。百草园栽培了很多药用植物,那些历史久远的本草积淀带给我们的是深入骨髓的文化养分。每一味自带勋章的草药都隐匿着一个不屈的灵魂。它们与四季交手,和恶劣对抗,一言不发,生生不息。一路走来,经历了愆阳伏阴和凄风苦雨的洗礼以及层层加工炮制,并最终见证岁月的光辉。本草背后的坚强,坚持和坚守,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品格的写照。它们穿越时光隧道教会我们如何在生老病死的轮回里创造奇迹,它们让疾病的刻度更为疏松,倾尽光热,倏尔一生。它们,活着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壮丽山河,死了,是亿万万人的恩泽福源。
在中药房实习的第一天,中药房朋主任就给我们进行了入科教育。“药房归来不怕累”、“药房归来不看药”这两句话是朋主任的经典名言!